Jacky's blog
首页
  • 学习笔记

    • web
    • android
    • iOS
    • vue
  • 分类
  • 标签
  • 归档
收藏
  • tool
  • algo
  • python
  • java
  • server
  • growth
  • frida
  • blog
  • SP
  • more
GitHub (opens new window)

Jack Yang

编程; 随笔
首页
  • 学习笔记

    • web
    • android
    • iOS
    • vue
  • 分类
  • 标签
  • 归档
收藏
  • tool
  • algo
  • python
  • java
  • server
  • growth
  • frida
  • blog
  • SP
  • more
GitHub (opens new window)
  • 服务器tutorial
  • spring

  • 数据库

  • 运维

    • SSH 进行本地文件的交互
    • SSH Tunnel结合本地代理案例
    • 查询本地电脑外网 IP
    • dns查询
    • 内网穿透
      • 🌐 一句话解释内网穿透
      • 🔧 背后原理详细解释
        • 📌 1. 问题背景:内网无法被外部访问
        • 📌 2. 核心角色:中转服务器
        • 📌 3. 通信过程简化为三步:
      • 📡 举个例子
      • 🧰 常见工具/协议
      • ✅ 总结一句话
  • other

  • 《server》
  • 运维
Jacky
2024-09-18
目录

内网穿透

内网穿透的原理可以通俗地理解为:让公网用户能够访问位于私有网络(内网)中的设备或服务,即使这些设备没有公网 IP。


# 🌐 一句话解释内网穿透

内网穿透的核心是:通过一个中间服务器(通常有公网 IP),在内外网之间建立一条通信“隧道”,从而实现外网访问内网服务。


# 🔧 背后原理详细解释

# 📌 1. 问题背景:内网无法被外部访问

  • 内网设备(如家里的电脑、公司服务器)通常在路由器后,拥有私有 IP(如 192.168.x.x)
  • 外部用户无法直接访问内网服务,因为没有公网 IP,NAT 设备(路由器)会阻止未知连接

# 📌 2. 核心角色:中转服务器

  • 内网穿透通常依赖一个 公网中转服务器
  • 内网客户端和这个服务器保持连接
  • 外部用户访问中转服务器,由它将流量转发到内网客户端

# 📌 3. 通信过程简化为三步:

【1】内网客户端主动连接公网服务器,保持长连接(避免被 NAT/防火墙阻断)
【2】公网用户访问公网服务器,请求内网服务
【3】中转服务器将请求通过之前建立的连接转发到内网客户端,实现通信
1
2
3

# 📡 举个例子

假设你家里有一台服务器跑着 Web 服务,你想在公司远程访问:

  • 你家里没有公网 IP,无法直接访问
  • 你使用某个穿透服务(如:frp、ngrok、zerotier、花生壳等)
  • 这个服务提供一个公网服务器,比如:tunnel.example.com
  • 你在家里服务器上跑一个客户端,连接并注册到这个服务器
  • 你从公司访问 http://tunnel.example.com:端口,中转服务器把请求转发到你家里的服务器

# 🧰 常见工具/协议

工具/协议 说明
frp 高性能内网穿透工具,支持 TCP/UDP/HTTP/HTTPS
ngrok 非常易用,适合快速测试,免费有带宽限制
花生壳(Oray) 商业化穿透服务,适合家庭/中小企业
ZeroTier / Tailscale 虚拟局域网,实现内网直连,类 VPN
NAT 穿透 (UDP Hole Punching) 点对点技术,适合 P2P 应用,如 WebRTC、Skype

# ✅ 总结一句话

内网穿透的关键是:内网设备主动连接公网服务器并保持连接,由它代为转发外部请求,从而突破 NAT 和防火墙的限制,实现外部访问内网服务。


如果你有具体场景(比如用在开发、远程桌面、Web 调试等),我可以针对你的场景给一个更合适的解释或者推荐工具~

上次更新: 2025/07/11, 11:39:32
dns查询
nginx

← dns查询 nginx→

最近更新
01
npx 使用指南
10-12
02
cursor
09-28
03
inspect
07-20
更多文章>
Theme by Vdoing | Copyright © 2019-2025 Jacky | MIT License
  • 跟随系统
  • 浅色模式
  • 深色模式
  • 阅读模式